2、“止于至善”指通过不懈的努力,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,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。语出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所谓“明明德”,即彰明自己天赋灵明的德性,也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个人内在的优良品德;所谓“亲民”,即亲近、爱恤人民,时刻为人民的利益着想。宋代大儒朱熹认为,“亲民”即“新民”,也就是使人民除去旧习恶染,不断求取进步。而“止于至善”,朱熹也作了阐述,他说:“止者,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;至善,则事理当然之极也。言明明德、新民,皆当止于至善”,就是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。